相关链接

地质所人才队伍

首页 - 人才队伍 - 研究员
研究员

姓名 苏桂武
性别:
电话 62009075
Email:
简介:

男,1992和1995年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,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;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毕业,获理学博士学位。1998年至今,在365娱乐游戏平台工作。曾任365娱乐游戏平台科技发展部主管(科研处处长),现任365娱乐游戏平台地震应急技术与减灾信息研究室副主任,365娱乐游戏平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。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,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主要成员。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科技支撑(攻关)和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;发表论文50多篇,出版专著2部、大型灾害图集1部;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,国家级和一级学会级科普奖励各1项。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,现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。

研究方向:

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分析。具体为:①地震灾害脆弱性和风险分析;②地方政府/社会/民众的地震灾害感知与响应;③地方(综合)减灾

学科类别:地震灾害学

承担科研项目情况:

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:“地震灾害认知和响应行为的区域及地方差异——基于新近震例的实证研究(40971274)”(2010年01月-2012年12月);

2.国家科技支撑计划:“防震减灾能力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价(2008BAK50B03-03)”(2008年09月-2011年12月)

3.地震行业科研专项:“普通民众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”(200808061-4)(2008年01月-2010年12月)

4.365娱乐游戏平台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:“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地震灾害脆弱性变化典型考证——以汶川地震灾区中的小城镇为例(IGCEA0903)” (2009年01月-2011年12月).

代表论著:

 第一作者文章:

1.    苏桂武,马宗晋,朱林,齐文华,邓砚,李曼. 2010. 京津唐地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变化研究[J].灾害学,25(2):1-12

2.    苏桂武,马宗晋,王若嘉,王悦,代博洋,张书维,甯乾文,张少松. 2008. 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减灾宣教意义——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[J].地震地质,30(4):877-894.

3.    Gui-wu Su, Zong-jin Ma, Lin Zhu and Qiong Wu.2008.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of Regional Scale Macroscopic Vulnerability to Earthquake Disasters of Beijing, Tianjin and Tangshan Area, China[A].(国际灾害风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)

4.  苏桂武,马宗晋,朱林,吴琼. 2008. 京津唐地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变化[J].地质科技情报,27(2):1~11 (EI收录)。

5.   苏桂武,朱林,马宗晋,吴琼. 2007. 京津唐地区地震灾害区域宏观脆弱性变化的初步研究——空间变化[J]. 地震地质,29(1):15-33.

6.  苏桂武,邓砚,聂高众.2005.中国地震应急宏观分区的初步研究[J]. 地震地质,2005,27(3)382-395。

7.  苏桂武,高庆华.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[J].地学前缘,2003,10(特):272-279.

8.  苏桂武,高庆华.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[J].自然灾害学报,2003,12(1):9-16.

9.  苏桂武,聂高众,高建国.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、分类与作用[J].地震,2003,23(3):27-35.

10.  苏桂武,方修琦.2000,京津地区近50年来水稻播种面积变化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研究,地理科学,20(3):212-217

11.  苏桂武. 2000,环渤海地区500年来的旱涝变化及其区域分异,自然灾害学报,9(1):1-6.

12.  苏桂武. 2000,中国小城镇和城市边缘区地震灾害脆弱性的宏观特征,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,北京,地震出版社,P253。

13.  苏桂武. 1999,华北地区500年来旱涝区域分异演变的研究,第四纪研究,(5):430-440.

14.  苏桂武,刘惠敏,张玲. 1999,中小城镇和城市边缘区自然灾害风险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[A],见:邓楠主编:可持续发展:人类生存环境,电子工业出版社,北京:478-484.

15.  Su Guiwu, Wang Guoquan & Ma Zongjin. 1998,Som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Natural Disaster Risk and Its Assessment[A],Risk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Asian Perspective—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hina-Japan Conference on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,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, 224-231.

16.  苏桂武. 1998,海滦河流域及其邻区近500年来降水区域分异演变的研究,北京师范大学学报(自),34(增):36-41。

17.  苏桂武,张林源. 1998,试论我国北方季风边缘区自然灾害的成灾环境与成灾过程,中国沙漠,18(1):1-9。

18.  苏桂武,张云亭,张林源.巨灾法定保险体制的建立与自然灾害保险的防减灾职能探讨. 见:第四届全国泥石流学术讨论会文集.甘肃文化出版社,兰州,1994,517-522。

19.  苏桂武,史正涛.中国季风边缘区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区划.《兰州大学学报》(自),1992,28(5):212~218。

专著:

[1] 高庆华,苏桂武,张业成,刘惠敏.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[M-专著]. 北京:气象出版社. 2003,P1-141.

[2] 马宗晋,康平,高庆华,苏桂武. 《面对大自然的报复——防灾与减灾》[M][院士科普].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广州:暨南大学出版社,P1-215.

[3] 高庆华,张业成,刘惠敏,苏桂武,聂高众,李志强.  中国防震应急分区对策研究[M-专著]. 北京:气象出版社,P1-194.

获奖及荣誉:

[1] 聂高众,李志强,姜立新,刘惠敏,苏桂武,陈建英,帅向华,高建国,邓砚. 2004.中国地震灾害数据体系化建设. 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。成果编号:200412803。(中国地震局颁发证书)

[2] 马宗晋,高庆华,张业成,苏桂武,吕娟,张宝元,张克诚,刘开玲,杨华庭,刘惠敏,陈建英,李志强,聂高众,叶志华,刘慧屏. 2005.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. 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。成果编号:200512801。(中国地震局颁发证书)

[3] 马宗晋,康平,高庆华,苏桂武. 2005. 《面对大自然的报复——防灾与减灾》.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.(贰等奖,国家级)。(证书号2005-J-204-2-05-R01)(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,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颁发证书)

[4] 高庆华,苏桂武,张业成,刘惠敏2006. 《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》. 第七届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特别荣誉奖。(一级学会奖,由中国气象学会颁发)。

[5] 姜立新,聂高众,帅向华,盛家伦,成小平,李志强,吴天安,杨亚莉,梁曙东,陈建英,刘在涛,杨桂岭,张建福,李卫东,苏桂武.2002.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建设.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壹等奖. (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颁发证书)